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章(1 / 1)

李半夏见卫央提着木桶站在水缸边,缸里的水晃晃悠悠,要浮到地上。

看来她刚刚去提水了。那人正看着他,李半夏心一慌,忙转过身,假装在看三个孩子。

没有声音。

难道她走了?李半夏疑惑地准备偷瞄一眼,耳边却传来低沉清冷的声音:“砍刀在哪?我去砍点柴。”

李半夏吓一跳,她什么时候跑自己身后来了……

他有点不知所措,结结巴巴道:“还有一些,暂时还不用。”

却听她说:“有备无患。”

“....”王叔有些话说的对,她是有一些力气在身上的。

傍晚,村长从镇上回来,带来了户籍和房契。薄薄的一张纸,让卫央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,她终于和这世界有了一丝联系。

吃过晚饭,李半夏要烧水给弟弟洗澡,卫央主动承担刷碗的重任。她看见过村人会拿东西去河边,一边洗一边聊天,便找了个竹筐,把锅碗瓢盆都放进去,提着去了河边。

李半夏架上火,回头一看,炒菜的锅被拔下来了。

卫央主动融入角色的态度值得表扬,就是还需要一些常识。

傍晚的乡下十分安静,卫央洗碗回来,四兄妹都在院中,小小练习走路不小心摔倒了,哇哇大哭,李半夏过去抱起来哄两下,便停止了哭声。

李半夏是那种冷白的肤色,在一众晒的黑漆漆的村民中,显得更白。

十八岁的少年,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期,有着少年人的活力,也有担负一家人生活的坚强,两种特质混在一起,让李半夏有一种特别的魅力。

他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大美人,但是眼中的静谧,泉水一样的嗓音,让卫央死寂的心跟着砰砰跳。

那一大一小七八分相像的脸,贴在一起,两个女孩在地上蹦蹦跳跳,逗弟弟开心,兄弟姐妹四人凑在一处,温馨又和谐。

卫央提着篮子静静看着。

众人定好第二天去县城买成亲用品,几人租了马车直奔县城。

灵秀村比较偏僻,先走一段小路再走官道,小路凹凸不平,坑坑洼洼,走过路过带起一阵尘土。官道要好一些,比较宽,路面也要更平,走起来更顺畅。

这是卫央穿越以来第一次走出灵秀村。官道两旁边种着农作物,看起来远不如后世高大茂密,产量也是相差甚远。

这种年代,吃饱饭是底层人民最大的追求。

路上行走将近一个时辰,众人到了县城。

县城规模挺大,建筑色调偏暗,低矮的群房很多,内里行走的人群络绎不绝,穿着要比李家村人好上好几个层次,还有很多男子穿着很鲜艳,看来这世界的制衣技术发展的还可以。

两个男人走进各个店铺血拼,不断杀价还价,每进一个店铺都争取以最少的价钱拿下最多的货品,

卫央也被推来推去,量尺寸,试婚服。

一大两小三个女人把两个购物主力买的货物送回马车上,便开始在县城中溜达。她一路都在观察货物和价格,了解这世界的发展程度和消费水平。

双胞胎没来过这么大的地方,看什么都新奇。

三人路过一片高墙大院,里面传出来朗朗读书声。

院门口聚集一些人,隐约听见有人大声说话:“小的也收,认字超过三百字,通过考核即可。”

卫央低头看看双胞胎,大宝活泼,二宝沉稳,两个孩子都乖巧听话。一边一个紧紧抓住她双手,因为哥哥说县城有人贩子,不能松开大人的手。

见她低头看,抓得更紧了。

她领着双胞胎去书店买了几本启蒙书籍,并笔墨纸砚,出了书店,卫央兜里几乎空了。最便宜的三字经都要两钱银子,她买的两本介绍当朝风俗文化的书每个都三两银子,纸和笔也都不便宜。

读书真是一项烧钱的工程,供两个孩子读书,烧双份的钱。

购物队伍终于在午饭时间碰了面,几人在一处面摊上点了几碗面,小孩子吃的唏哩呼噜,连小小都不吵不闹,张大嘴巴等着哥哥喂到嘴里。

李半夏看见卫央买的书和纸,想要说什么,最后也只是低下头吃东西。

回程中,卫央拿着买的一个小玩具,给孩子们展示,双胞胎已经彻底被卫央俘获,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。

小小忍着困意强睁着眼睛盯着看,脑袋一点一点就是不肯睡去,李半夏在他身上拍了几下,还是被瞌睡虫带走了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