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栀璃鸢年>历史军事>汉末:一梦七十载> 第17章 士孙瑞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章 士孙瑞(1 / 2)

进城时,高顺将钱塞了过去。

“哎呦,车里可是王侍郎家的公子。大强,你领着他们去一下王大人府上。”

这可是洛阳,东汉的京都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守城门的。

阎王易见,小鬼难缠。

虽然王允在洛阳做官,可朝中派系林立。洛阳城中哪有小人物,来到洛阳就要处处小心。

洛阳王府。

“多谢官爷。”我又让秋递上点铜钱。

这些都是王宏之前交代过的。

门口的小厮早就接到消息,王允虽然没有规定我来洛阳的时间,可王宏的信件早已抵达洛阳,这也是我疏忽的地方。

所以王允派人外出寻找,生怕我路上遇到匪患。

洛阳王府没有祁县的的院子大,可洛阳城热闹非凡。

天下百姓食不果腹仿佛与洛阳无关,洛阳城中真的是车水马龙,街上叫卖的声音络绎不绝。

城外是饥不择食的流民,城内是衣食无忧的达官显贵。府外小心翼翼,府内算尽天下。

“老爷,小少爷到门口了。”

王允此时正在府中,手中拿着一卷竹简跪坐于案前。

“是皓儿到了?”

“这孩子也不知道跑哪去了,足足半月才到。”

刚到洛阳府邸,离老远就看见王允拉着一张大黑脸。

“谁是高顺!”

“大人。”

高顺与秋二人陪着我进了客堂。

高顺是王宏在信中提到的,在此之前王允与高顺并未碰过面。

“路上可是遇到了什么事?怎么耽误这么长时间?”

“回父亲大人,儿子在途中转道去了赵郡,拜访了邯郸的李氏。让父亲大人担忧了?”

“嗯?为何想着去拜访李氏?”

王允不解。

“父亲,孩儿在族中所学。知道邯郸的李氏一族,乃是战国时期李牧一脉。自始皇帝一统以后,我王氏一族分为两支。而我们这一支王姓又分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。如今太原王氏声名不如琅琊王氏,儿子知道父亲,想提高家族名望。所以特地从这邯郸转了一圈。”

“这个是谁教你的?”

“回父亲,不曾有人教导。只是族中先生曾说过,氏族子弟将以弘扬家族为己任。孩儿便擅自做主,去了邯郸李氏。”

“皓儿为何选择李氏?”

“孩儿途经上党,可孩儿并未选择入城。上党郡的冯氏,鲍氏等族虽然也颇有郡望,这些氏族与咱们家都交往颇深。孩儿若是一一拜访反而会耽误时间,若是只拜访一家,又怕其他世家传出来闲话。所以孩儿便选了邯郸的李氏。一来李氏一族在冀州并非并州,与我族也有些渊源。二来李氏在邯郸也算是望族,孩儿也就是想着能够帮助家族提高声望,毕竟孩儿此次来京,乃是天子所诏。”

从我来到洛阳王府见到王允,王允便一直板着脸。

“你倒是有些小聪明,今日先好好休息。明日为父还需上报朝廷。晚饭后你随我来书房,先下去吧。”

“来人,带小公子下去休息。”

高顺与秋一同随我去了后院,后院中王允早已经收拾好了房间。

晚饭过后,王允将我带到书房。

“皓儿,三年为父只回去一趟,你可怪为父?”

“孩儿怎敢怪罪父亲。”

“这两年朝中是非颇多,宦官……。你瞧瞧,为父与你说这些做啥。皓儿,为父本打算再过两年将你接来,可不曾想你世伯张懿上书。十常侍张让,为隐瞒各地灾情,便将此事拿来说事。”

“皓儿,你可切记。若是灵帝诏你入宫,你切莫多言。”

“是,父亲。”

“等过些时日,为父给你寻一老师。路上累了吧,今天先好好休息。”

次日,王允将我抵达洛阳的事上报朝廷。天子刘宏并未着急召见,王允从宫中回来以后,又派人将我叫到书房。

“皓儿,朝中关系复杂,世家,宦官,皇亲国戚,其中关系复杂。待日后陛下召见,有些话说有些话不能说。你可知道?”

“是,父亲。”

“皓儿定要记住,见到天子莫要多说话,不然落到有心之人口中,定然酿成大事。”

咚咚咚。

“老爷,士孙大人来了。”

“君荣来了。”

“子师兄,子师兄。听说你家的小少爷来了。”

人未到,声先至。

来人看来与王允关系颇好,不然也不会如此无礼。正常的宾客都会在客堂,只有那些私下关系特别要好的,才会直奔书房。

打开房门,映入眼帘的是一中年男子。一袭长衫,腰中挂一白玉,粗眉圆目,身材有些微胖。看长相就知道是个做学问的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