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栀璃鸢年>历史军事>汉末:一梦七十载> 第7章 高顺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章 高顺(1 / 2)

这时候的军规并不严格,一群将士看见从王府走出来的两个孩童,有不少人好奇的上前挑逗。

汉朝虽然等级森严,可边关这群将士,都是常年在血与火之间穿梭。不知何时就会丧命,所以这群人都比较随意。

只有那狮子头,三角眼的男人,冷峻的站在一侧。

虽然格格不入,可从其他人眼中能看出这人是他们领头的。

王凌毕竟是世家出身,对于礼节相当重视。抱拳对着这个冷峻的男子说道:“将军,可是从雁门关护送刺史大人的将军?”

这人从服饰上不难看出只是一个小兵,因为刚刚跟随张懿身后有一个身穿皮夹的汉子。单从着装上也不难分辨,只是不知如何称呼,才让王凌称其将军。

那汉子微微发愣,摇头说道:“吾只是一什长,称不得将军。”

王凌也是一少年,平时在府中都是自家族人。这冷不丁接触外人,也有些胆怯。

当那人自称是一什长之后,王凌顿时接不上话来。

王凌赶紧捏了一下我的手。(每次王凌被王宏说教时,总会捏我的手,这也就是我两人的信号。)

我也赶忙学着王凌的动作,双手作揖,微微躬身道:“什长辛苦,雁门雄关多亏有什长等人守护,才能抵挡匈奴入关。匈奴若是入关,不知多少汉人丧命。我兄弟二人便想靠近一点,看看从那雄关下来的将士。”

原本在一旁随意站着的将士听到这话,顿时挺起腰板。坐在一旁休息的,也挺直了脊梁。一个个如同打了“鸡血”,挺胸抬头。

本来就比我高许多,这一挺胸,我也只能看到他们的鼻孔了。

“职责所在,我汉人雄关怎能让那些蛮子入关!”

“吾,王皓。边上的是我兄长王凌。不知什长尊姓大名。”

我指了指自己,又伸手指着王凌。

“不敢称尊,吾名高顺。”

高顺的大名自然是耳熟能详。特别是他率领的陷阵营,在东汉末年属于最顶尖的步兵。特别是后世流传着“陷阵之志,有死无生”的口号,给这支八百人组成的部队添加了悲壮的色彩。

见我愣神,边上的王凌轻轻捏了一下我的手,轻声唤道。

“皓弟。”

气氛略微尴尬,我挠了挠头。

“堂兄,难怪他长得这么高,原来他叫高顺。”

边上顿时传来哄笑。高顺也是露出了微笑,后来跟着一起大笑。

现场的氛围顿时放松下来,王凌也打开了话匣子。问问雁门关的风景,又问了匈奴人是否四条腿,战场是否凶险……云云。

高顺不善言辞。

王凌的问题都被一边的老兵回答着。有时候说的激动了,还撸起袖子给王凌看手臂上的刀伤。

王凌听的是两眼放光。

而我早就开始惦记起高顺。

身在乱世,无论想要做任何事,都需要人才!

而这个时期大多数都讲究门庭派系。儒家所谓的忠义大多数建立在这门庭派系之中,比如同族兄弟,师生关系,家族门客,还有受过族中恩惠的人。

这些人建立起来的关系网,一旦有人得势,便会相互帮衬。(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)

所以想在乱世立足就需要人才,各行各业的人才。

既然遇到这高顺,无论是否是,历史上那个有着陷阵之志的高顺。当然要将他留在王府。

我秉着宁杀错,不放过的心理。拍了拍身边的王凌。

王凌此时听的都魂飞天外了。双手攥紧拳头,额头还出了不少汗珠。

“堂兄,堂兄。”

叫了两声,王凌才算回神。

“皓弟,啥事。”

“兄长,诸位将士舟车劳顿,你还不赶紧找人送些吃食出来。”

王凌一拍脑门,转身跑回府中。

“高顺什长,我兄长最喜刀枪,想寻一师傅入门,不知高顺什长有意否?”

高顺眼中充满自信,可嘴上还是说道:“我这点手段不足挂齿,怎敢误人子弟。”

边上一老兵听到。

“诶。什长可谦虚了,什长的刀法那可是有目共睹。”

我赶紧追问。“怎么样!厉害吗?”

“嘿。小娃娃,可不是我跟你吹,就这次匈奴来犯。什长一人便放到九个,九个人没一个整装的。”边说还边比划。

这时候王凌也出来了,正巧听见那老兵说高顺一个人砍倒九个敌人。

王凌顿时叫了一声。

“好。”

“这群挨千刀的外族,就该狠狠的杀!”

我赶紧给王凌发了一个信号,这是我们之前就约定好的。

“高什长,要不你留在王府。我去求父亲,给你最多的俸禄,”

可不要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